
还在为开题发愁?看这篇“中国法律史论文怎么写”就够了!你好啊,我是老张,一个在故纸堆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法律史研究者。每次看到有同学在论坛上提问“中国法律史论文怎么写”...
还在为开题发愁?看这篇“中国法律史论文怎么写”就够了!

你好啊,我是老张,一个在故纸堆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法律史研究者。每次看到有同学在论坛上提问“中国法律史论文怎么写”,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图书馆里手足无措的自己。别担心,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,我会把我的经验,从选题到发表,掰开揉碎了分享给你,让你少走弯路。
很多同学一上来就问我:“老师,我该选什么题目?”这其实是把顺序搞反了。在思考“中国法律史论文怎么写”之前,你得先问问自己:我对哪个时期、哪个领域最感兴趣?是先秦的礼法之争,还是唐宋的典章制度,亦或是近代的法律转型?

我的建议是:先泛读,再精读。花一两周时间,广泛阅读一些经典的通史著作和最新的研究综述,比如瞿同祖先生的《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》,以及《法学研究》、《历史研究》上的相关文章。这个过程能帮你快速建立“问题感”,知道学术界目前关心什么,争论的焦点在哪里。这恰恰是中国法律史论文选题技巧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找到了感兴趣的方向,接下来就是做文献综述。你可别小看这一步,它直接决定了你论文的深度和广度。
这里分享几个我的私人渠道:
我习惯用“表格法”来整理文献,这样一目了然:
| 作者/文献 | 核心观点 | 研究方法 | 创新与不足 |
|---|---|---|---|
| 李某某(2020) | 认为唐代律令体系深受佛教影响 | 文本分析、观念史 | 视角新颖,但史料证据稍显薄弱 |
| 王某某(2018) | 强调唐宋变革在法律领域的体现 | 制度史、社会史 | 宏观把握强,微观个案分析不足 |
通过这样的梳理,你就能清晰地看到现有研究的空白在哪里,你的研究问题自然就浮现出来了。这正是中国法律史论文写作步骤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。
法律史论文最忌“有材料,没观点”。你需要一个理论框架来统领你的材料。这个框架不一定要多么高深莫测,它可以是一个分析视角,比如:
然后,提出一个具体、清晰、可回答的研究问题。例如,不要问“唐代法律怎么样?”,而要问“唐代‘礼法合一’的原则在具体的婚姻诉讼案件中是如何被援引和解释的?”一个好的问题,是论文成功的一半。掌握中国法律史论文写作步骤的核心,就是学会提出一个好问题。
法律史研究,说到底就是“用证据说话”。你的研究方法就是你获取和解读证据的工具。
我曾指导一位学生研究清代寡妇的财产权,她不仅分析了《大清律例》,还挖掘了巴县档案中的具体案卷,生动展现了法律条文与民间习惯之间的博弈。这就是中国法律史论文研究方法的典型应用。
终于到了动笔的时刻!论文写作是个反复打磨的过程。
不要纠结于一词一句,先把你的论证逻辑完整地写出来。记住“论点-论据-论证”的铁三角。
放几天后再看,你会发现自己论证的漏洞。重点检查:
引注格式(如脚注)、参考文献的规范性,是学术素养的体现,千万别在这上面栽跟头。一个整洁、规范的格式,能给编辑和评审老师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。这部分是中国法律史论文研究方法在形式上的最终体现。
论文写完了,工作只完成了一半。在当今时代,学会传播你的研究成果同样重要。
你可以:
我的一些研究灵感,恰恰就来自与网友的讨论和碰撞。有效的中国法律史论文研究方法应当是一个开放、互动的过程。
好了,关于“中国法律史论文怎么写”,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。回顾一下,我们从选题、文献、问题、方法、写作到传播,走完了一个完整的流程。希望这些经验能给你实实在在的帮助。
最后我想说,法律史研究是一场与古人对话的孤独旅行,需要耐心和热爱。别怕困难,每一次资料的发现,每一次思维的突破,都会带来巨大的快乐。如果你在研究中遇到任何问题,欢迎随时来交流。
祝你的论文写作顺利!
发表评论